智慧政企,开放生态

预制菜上演“冰与火”之歌

头部玩家亮成绩单,预制菜上演“冰与火”之歌 | 年报看经济

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让行业热度再升温,同时也在C端市场遇坎,争议升级。2023年的预制菜,唱着“冰与火之歌”。


近日,预制菜头部玩家们相继发布2023年年报,表现各不相同。预制菜是食品企业的新增长点吗?B端、C端都要抓,企业准备怎么做?



预制菜头部玩家亮成绩单,有人欢喜有人忧


近日,预制菜“专业选手”以及布局预制菜业务的头部食企陆续发布2023年年报,表现各不相同。整体来看,过往一年,预制菜业务发展较为稳妥,但对整体营收拉动并不明显。具体到产品层面,肉类预制菜仍是主流。


首先来看味知香和得利斯。


味知香被业内称为“预制菜第一股”,过往一年,味知香营收微增,利润下降。年报显示,2023年,味知香实现营业总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0.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5.42%。从产品类型来看,2023年,味知香的肉禽类产品实现收入5.3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7.31%;肉禽类产品占比同比2022年略微上涨,其中猪肉类、家禽类、羊肉类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不同程度上涨。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预制菜领域的企业之一,得利斯出现近十年来首次净利润亏损情况。年报显示,2023年得利斯营业收入30.92亿元,同比微增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99.7万元,同比减少207.45%。得利斯产业体系布局由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拓展到牛肉系列产品精细加工,近年来更是大力加码预制菜产业,期望以此拉动业绩。记者对比了解到,2023年得利斯预制菜类产品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22年的47.99%增至去年的54.4%。


2023年,春雪食品出现了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首次下跌的情况。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6亿元,同比增长12.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68.62万元,同比下降143.77%。春雪食品称,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白羽肉鸡养殖、宰杀和食品加工,2023年是公司上市后的第二年度,处在主要募投项目建设期间,调理品新增产能尚未释放。预制菜业务方面,2023年春雪食品鸡肉调理品销售额12亿元,占全部食品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3%,连续4年超过50%。


过往几年,国联水产、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食品企业在预制菜业务上也有更多布局,被视为企业打造新增长曲线的重要动作。


国联水产披露2023年业绩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09亿元,与上年同比减少4.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大幅增加。国联水产称,原因主要是由于期内主要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水平同步下降,公司存货减值损失较上年大幅增加等。另外,被市场寄予厚望的预制菜业务尽管在去年仍稳健发展,但由于营收占比仅为四分之一,还不足以扭转水产业剧烈下滑带来的不利局面。


安井食品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安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约140.45亿元,同比增长1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78亿元,同比增长34.24%。安井食品表示,近年来,公司紧抓预制菜市场发展机遇,快速布局、强力进军预制菜肴领域,通过BC兼顾、全渠发力等,2023年速冻菜肴制品收入达39.27亿元,同比增长29.84%,占总营收的27.96%。


被业内称为“河南预制菜第一股”的千味央厨,2023年净利润增逾三成。年报显示,2023年千味央厨营业收入约19.01亿元,同比增加2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4亿元,同比增加31.43%。



重视渠道建设,践行大单品战略


一直以来,预制菜的渠道建设被视为行业痛点之一。如今,预制菜不仅在农贸市场、实体商超、餐饮店、外卖平台等销售,大型全国连锁商超、社区超市、新零售门店、便利店及线上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也成为C端预制菜的重要销售渠道。


目前,预制菜B端市场率先完成市场教育,C端尚处于爆发前期,随着居民消费习惯产生变化,新兴零售渠道纷纷涌现,C端红利继续放大,品牌或加速起势拉动市场增长。


在渠道建设方面,多家企业根据消费环境的变化进行渠道建设调整。


味知香零售渠道以农贸市场加盟店为主,在深耕江浙沪的同时已覆盖安徽、江西、湖北、福建、重庆等地,批发渠道则面向全国市场。2023年,味知香开拓街边店、商超、团餐、餐饮等新渠道,开出了1823家加盟店。


得利斯坚持B端、C端销售渠道同步发力,依托海底捞、和合谷、正新鸡排等连锁餐饮撬动市场增长。在新零售业务方面,得利斯加强与抖音、快手等知名达人的合作,提高在新媒体平台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京东、天猫、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建设,对接美团、饿了么、朴朴等电商平台。


安井食品也坚持“BC兼顾、全渠发力”,即B端和C端渠道同步发力,在夯实传统流通、商超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加深特通、新零售和兴趣电商等全渠道开发,通过合理渠道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梳理年报发现,“大单品战略”也是多家企业发展的共同关键词。


目前,国联水产已经打造出面包虾、调味小龙虾、烤鱼、酸菜鱼等亿元级销量大单品。年报称,根据大单品发展战略,国联水产称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优化升级或推陈出新特色大单品,提升大单品的产品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支撑公司未来可延展品类的拓展。


大单品是市场开拓的拳头。2023年,千味央厨围绕打造核心大单品开展业务,在保持核心单品优势的基础上,开始培育和打造其他大单品,增幅较大的前三大产品线分别是烧麦类、年年有鱼类、春卷类,销售额分别达到1867.16万元、4671.89万元和5996.1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57.95%、94.12%和76.26%。


安井食品也坚持每年聚焦培养3—5个“战略大单品”,配合“销地产”战略的实施,推行大线快跑、大规模生产、大批量定制、大单品策略等更合理的商业模式,使公司的规模优势不断强化,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逐年下降。



迎来新规,预制菜行业走向规范有序


2023年的预制菜,有坎坷,也有进步。小弱散乱、有品类无品牌、行业标准和监管缺失等现象存在,但“预制菜在规范中发展”也成为业内共识。


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预制菜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大量企业入局,市场竞争加剧,对产品、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主要包括规范预制菜范围、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和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4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现代食品产业联盟理事长陈振杰此前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对整个食品产业“在创新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来看,是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保证产品质量,让消费者品尝到更多美食的举措。


事实上,预制菜的兴起动力与驱动因素,主要来自B端中餐餐饮企业降本增效、连锁餐饮对菜品一致性质量要求以及C端生活方式的变革。预制菜的消费市场呈现“以B端为主,C端为辅”的局面,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国内预制菜B端、C端的销售占比为8:2,B端市场销售规模仍然遥遥领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C端市场有望加快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C端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首要就是食品安全的保障。这需要法规标准健全,更需要的是企业和从业人员要有合规意识,有敬畏之心。


“头部企业或者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将率先被消费者认可。”该业内人士提到,“因此,在预制菜市场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无序走向规范的过程中,打造品牌、率先占领消费者心智,是拉开竞争差距的关键点。”


另外,由于预制菜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在带动三产融合发展、赋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等方面,优势将进一步被放大。


该行业人士认为,目前,预制菜仍处于快速发展期,生产模式、市场模式、监管模式都处于探索之中,随着技术的创新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构筑,各项制度标准的完善等,产业集群将进一步强化,实现健全的发展。